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
Chinese Head Center of Russ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文/王宁 毛艳玲
2025年4月13日下午,由俄罗斯工程院主办,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即俄工科力(北京)科技中心承办的“2025中俄国际工程科技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多功能厅隆重召开。以俄罗斯工程院第一副院长、首席学术秘书伊万诺夫·列昂尼德·阿列克谢耶维奇,副院长、驻华全权事务代表图波列夫·瓦列里·斯坦尼斯拉维奇为领导的俄罗斯工程院代表团,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代表与中国科技领域领导、院士专家及企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工程科技协同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及可持续发展展开对话,共绘中俄科技合作新蓝图。
研讨会现场
会议在俄罗斯工程院院长古谢夫·鲍里斯·弗拉基米罗维奇的视频致辞中拉开帷幕。他回顾了中俄科技合作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俄罗斯工程院的研究优势及与中国同行的合作成果,期待双方在航空、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中国科技部党组成员张景安在致辞中强调了中俄科技合作的重大意义,他认为中俄科技合作具有互补性和互利性,并在全球科技合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化不可逆转,科技是这个潮流的核心乐章和最强动力,创新全球化需要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合作。
中国科技部党组成员张景安致辞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孙福全在发言中提出加强中俄国际合作的建议,包括稳步扩大科技领域制度型开放、完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分享了在航空摄影测量和超低轨卫星发射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他表示正研究将航空摄影设备“搬到卫星上”,期待与俄罗斯相关机构与科学家的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作学术分享
浙江大学教授邵健则以“大数据智能赋能全球产业精准合作”为题,分享了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链精准对接中的成果与案例。他们提出了支撑四链智能融合的“一云两网”框架体系,整合协同多方创新资源,构建了产业链群协作数智网和区域科创服务数智网,全面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数智发展新时代。
会上,伊万诺夫·列昂尼德·阿列克谢耶维奇介绍了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成立的情况,并进行了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揭牌仪式。伊万诺夫·列昂尼德·阿列克谢耶维奇表示,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是俄罗斯工程院授权的驻中国唯一官方代表机构,将全权统筹管理、规划、运营俄罗斯工程院在中国的各项科技文化合作及相关拓展事宜。这一平台的建立,标志着俄罗斯工程院在华科技合作迈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未来将秉承“开放包容 互联互通 务实求效 合作共赢”的理念,高效提供中俄科技对接、科技咨询、学术与人才交流等各方面服务。
俄罗斯工程院第一副院长、首席学术秘书伊万诺夫·列昂尼德·阿列克谢耶维奇与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中方负责人白文龙共同揭牌
此次研讨会为中俄工程科技合作注入新动能,与会各方达成共识,将以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为支点,在人工智能、航天测绘、材料科学等领域深化协同创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科技力量。
会议期间,俄罗斯工程院第一副院长、首席学术秘书伊万诺夫·列昂尼德·阿列克谢耶维奇亲自为近两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清华大学危岩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大学城医院胡侦明教授等17位中国科学家颁发了外籍院士证书。同时,白文龙、图波列夫·瓦列里·斯坦尼斯拉沃维奇、奥夫相尼科娃·柳德米拉·亚历山德罗芙娜、徐林等获颁俄罗斯工程院相关奖章与感谢信,以奖励他们在促进俄罗斯工程院在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研讨会现场